學音樂,要不要教音樂史呢?

關於音樂史的教學,


在基礎的音樂教育中經常被忽略。
因為在基礎的音樂教學中,經常只強調技術與練習的必要性,
這裡指的並不是學校教育中的音樂課程。

在音樂的教學中,除了技術之外還有知識的傳達,
可惜因為授課時間的不足,
讓教學除了技術之外無法再增加知識的教育。
音樂史的教學可以放在樂理的部分幫學生加強,
有了對歷史的認識可以讓音樂變得更有內涵。

藉由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介紹不同的音樂,也可以是教學的重要項目之一:
中世紀時期的黑暗、巴洛克時期的華麗、古典時期的規律、
浪漫時期的豪情以及現代音樂的多面樣貌…
這些都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知識。

音樂的欣賞當然也很需要,這是音樂學習中的靈魂,
許多學生不知道為何演奏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?
樂器學習所訓練的高級技術,並未開啟他們對音樂內涵的修養。
很諷刺的是:
當我們在進了專業學習的殿堂之後,才開始音樂內涵的修養,
短短四年的專業技術訓練並未真正教育我們:
什麼是音樂真正的美?

所以我們能給學生的通常也只有技術。
有系統的音樂史教學在基礎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,
音樂教學的內容雖然博大精深,
但是授課老師卻可以選擇正確的教材深入淺出。

2010/4

Related Posts:

  • 練習多一點,表現好一點??前幾天一位媽媽陪同不到六歲的女兒上課, 上課中,女兒的注意力還算是很不錯, 只是有時候兩行的小曲,剛開始彈的時候很流暢, 一直到過了第四、五小節以後,跟剛剛類似的地方卻開始出現停頓、錯誤, 不是手指的左、右搞錯,就是遲疑了一、兩秒才接得下去…. 這位媽媽因為自己是小學老師,所以有點著急地在旁邊說:「接下去呢?」 或是:「再來呢?」這樣的反應。 我沒說任何一句話,就讓小朋友一個一個音、一個一個小節地把這首樂曲完成。 下課以後,… Read More
  • 惱人的音階~ 學音階,看著譜彈就好? 沒錯!一直以來,我們學音階都是從讀譜的方式開始學習。 哈農Hanon彈到後面,自然就接著開始進入C大調音階, 有人想過這樣的教學或學習方式,有什麼問題嗎? 或者,還有其他的方法來學音階? 我們先簡單分析音階的本質: 音階是一個“調”裡面,所有組成音的集合音列。 這個集合音列之所以稱為某個“調”,是來自音與音相連的特定關係… Read More
  • 親愛的學生們,為什麼你們不用正確的姿勢拉琴? 小提琴的學習過程和鋼琴比起來, 對於技術的部分,要求多了很多: 尤其在初學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,上課的內容, 幾乎隨時都在注意姿勢與技術。 從夾琴開始,姿勢要正確, 左手持琴姿勢要正確, 握弓姿勢要正確, 弓法順序要正確, 換絃姿勢要正確, 按絃姿勢要正確, 按絃位置要正確, 當然,拍子與樂譜上的升降記號也要正確。 這些說完了,還有更進階的抖音,跳弓,換把位的正確姿勢等著學 我們教了這麼多年的小提琴,覺得一切都是… Read More
  • 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 我小時候學鋼琴,上課的第一天就是要學認樂譜和琴鍵, 然後把樂譜、琴鍵和手指頭對起來就對了。 老師從來也沒告訴過我,或是用任何方法幫助我,解決我在練琴的時候已經遇到的難題。 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難題嗎?當然不是, 只是我們現在都給它一個很深奧的名稱 ~就叫做瓶頸。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瓶頸,看起來在正常也不過了, 只是我自己在教學之後漸漸發現: 其實有些瓶頸對學生來說,是可以提早讓它不會被放大困難度的。 在我們… Read More
  • 教學的另外一章 鋼琴教材的直接選擇關係到教學的成敗, 也就是說成功的教學一定是使用了正確的教材。 教師的教學技能,當然也同樣與教學的成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連。    教材的選擇目前在市面上很多元, 從初學開始,出版社都代理了許多進口教材提供老師做選擇。 只是在面對這麼多不同種類的教材, 應該從哪一本、或是哪一個系列開始呢? 美式教材喜歡強調系列, 一整套的包套讓老師看似省心省力, 但若是真的全部都是一系列的教本,使…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