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符用手抓──我和我的小提琴 1


頁數:48頁(附CD)  平裝(29.7x21cm),定價新台幣250


具備“愉快的體驗,讓人喜愛的風格與創新的創作”,
學習的目標與重點包括有觀察力,感覺力,創造力與風格力的培養
這些內容在本站“新的教學視野”系列專文,
都有清楚的說明。

一定有人會問:為什麼不能先學技術,再培養音樂性?
或更嚴重一點會說,一定要有好的技術,才能演奏出好的音樂!
像這樣“等到……,再開始……”,
或“一定要……,才能……”的想法,就像像理財一樣,
“等到我賺的錢夠多,再開始理財吧!”
或是“一定要年收入超過百萬,才能有多餘的錢存下來”。
其實不管收入多少,正確的理財觀念都有助於財務健全。
賺得多,說不定虧更多,像女神卡卡收入數十億,也是照樣有巨額負債

所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
音樂性與技術性應該要並進,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
音樂性與技術性並進的教學,勢必要減少、減慢技術性的內容與進度。
放慢技術的進度,最好又兼顧學習樂趣的學習方式,
現有的教材並沒有適合的選擇。

我們決定從新開始,
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學習方式

延續“音符用手抓”樂器初學教材的觀念,
依照小提琴學習特性,兼顧學習者的需求與教學效果,
我們策劃了新系列的小提琴教材
“音符用手抓─我和我的小提琴 1

打破統一格式的音符、線譜版面設計,吸引學生注意力,
在鋼琴系列的使用上,已有相當好的效果。
但是對於小提琴:
如何在內容方面,要讓學習者慢而能正確的學習如何操作樂器,
卻要同時“忘記”小提琴複雜的肢體動作,
還有,減慢技巧的進度,會讓初學的一段時間(3-4個月)
沒有足夠的旋律音拉奏歌曲,
單調的聲音,加上困難且沒有變化的動作練習,
都是初學教材設計上棘手的難題。

要怎麼化解這樣的難題?
把插圖畫得更可愛一點,彩色更鮮艷?
或者乾脆把海綿寶寶畫在課本裡,
讓小朋友看到熟悉的圖案,進而喜歡這項學習?
當然都可以!但是對於音樂學習本質上的樂趣,並沒有加分。

最終我們還是必須從學習的本質裡,找出相關於音樂的訓練,
例如觀察、控制、感覺等能力,將他導入初學的階段,
來平衡音樂與技術的份量。
然後最重要的,一定要將內容設計成有趣的遊戲式單元。
這樣,學生雖然好幾週都只拉一個“la
(在前六週/16個單元之前,只拉單獨A絃空絃音)
但是不同的教學目標與娛樂方式,並不會令人覺得乏味。
這樣的進度,也正好讓教師在基礎動作教學的階段,
有更充裕的時間,關注學習者的動作協調。

一開始就將控制力、感覺力融入學琴的每一個過程,
就像剛剛睜開眼睛的小動物,看到媽媽的相貌以後,永遠都不會忘記。

接下來是手指進度的問題:
一直以來,教材都從視覺認知開始,轉換成肢體動作的練習。
問題是小提琴手的動作很難,
難到足以打亂學習者的視覺認知與動作思考,
加上此時老師還會要求姿勢正確,
讀譜~~動作連結~~姿勢,三者要同時達成,讓許多學習者沒有耐性。

我們曾經觀察過兒童對於樂器的行為反應:
如果按下電鋼琴的琴鍵會發出聲音,兒童就會開始對這件事產生興趣,
於是他們會開始興致勃勃的找不同的琴鍵按,
而且常常越按越大聲,甚至引起其他兒童靠近一起按…..
但是當兒童按下琴鍵,電鋼琴都不能發出聲音,
結果不超過1分鐘,全閃光了.....

可以了解,在操作樂器的連鎖反應中,
聲響的回饋,其實是操作樂器最主要的動機。
必須有豐富的聲音刺激,
學習者才願意、主動去探索其他的空間或動作帶來的變化。

在語言的學習過程,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
幼兒學習語言,是從聽到聲音和模仿開始。
不過先學會的,都會是他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,
例如想要親近的人,或是想要的食物或動作,
不會先學識字或單獨練習口腔動作。

所以,讓學習者有更豐富的音樂感受,燃起對聲音的熱情後,
才能帶動動作的學習。
再來連接到抽象的視覺認知,這才是符合自然的學習過程

循著這樣的路徑,
本書在空絃的部分,每一個單元都充滿了新奇而精采的音樂感覺。
而且單元中還包含了多樣的學習活動,

例如:
感反應的訓練(上升,下降)
讀譜專注力的訓練 (乘著氣球去旅行)
肢體控制的練習(抓蟲子)

在這麼豐富的刺激之下,學生對於動作的學習與樂譜的認識,
不需要與老師有太多的衝突,
在不知不覺當中,很快就逐漸進入狀況了。

接下來進入第1指的按絃,從19單元(約第七週) 開始。
1指按絃動作總共有9個單元,熟悉各絃第1指按絃動作。
有按絃動作以後,開始有可以對戰的遊戲。
躲避球(根據對方的音,拉出自己的音)
音符彈力球(根據對方的空絃音,拉出自己的空絃音)
歌曲:海洋之歌
到第33單元,才進入第2指按絃動作及歌曲。
本書的進度就到第2指為止。

大部分的教師可能有這樣的疑惑:
三四個月的期間只學到第2指,這進度是不是太慢了?
的確,單以技術的角度來看,是慢得相當離譜。
(我們學小提琴的時代,第三週就練到第3)
但是充滿著趣味的教學內容,
不管老師與學生,都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,享受音樂的樂趣。
這種愉快的經驗,讓老師的教學更輕鬆而有魅力,
這種價值,是絕對無可取代的。

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提琴教本,
我們形容它是“為了音色美麗的歌者”所設計的教材,
我們期待從此以後,所有的提琴都找到了自己的美麗歌聲!

Related Posts:

  • 《一個把位的散步-小提琴音階與調性的練習》 ISBN:9789868618480 頁數:34頁  平裝(29.7x21cm),定價新台幣200元 指法的邏輯與聲音的邏輯(調性),是絃樂學習中左手最重要的基本能力。 在專業的領域裡,卡爾佛萊士(Carl Flesh)所編的音階系統練習, 幾乎涵蓋了以上兩個範圍的解決方案。 不過要進入這一個階段,必須是把位相當純熟以後才能勝任, 如果尚未開始高把位的學習,很難找到這一類適合的教… Read More
  • 我和我的小提琴—音符用手抓 合奏伴奏Youtube上線一起唱LaLa,LaLa的午茶時間,跟著小狗的腳印,乘著氣球去旅行,每首歌都是小提琴初學者,一聽就會愛上的旋律。讓孩子多聽,上課前給學生先聽,學生自然認真上課不分心。 我和我的小提琴 1我和我的小提琴 2… Read More
  • 古典派 ──小提琴的二重奏 頁數:31頁  平裝(29.7x21cm),定價新台幣220元 甜點的意義,是讓我們對於食物徹底的滿足, 因此甜點的品德不在大塊飽足 , 而在香濃的味道與極緻口感。 切下一小塊,兩三口就足以令人迷戀。 這本曲集,我們就是以製作甜點的想法來製作的: 精練的旋律像濃郁的香氣,短短一段, 在課堂上就可以和學生完全得到滿足, 留下更多的時間享受與回味, 甜點的魅力或許就是這樣吧! 古典風格主要精… Read More
  • 《卡農‧卡農》小提琴曲集 ISBN:9789868159938 頁數:30頁 平裝(29.7x21cm),定價新台幣220元在已經熟悉第一把位,或是要進入第三把位時, 有沒有適合的歌曲呢? 《卡農‧卡農》收錄許多在第一把位就可以演奏的樂曲。 這些歌曲兼具美感與樂趣,不只是第一把位適用,也可以移到第三把位來練習。 曲目: 鱒魚 笛號舞曲 愛的禮讚 土耳其進行曲 哈巴奈拉 卡農 飲酒歌 親愛的父親 波卡舞曲 邀舞 天鵝湖 … Read More
  • 《親愛的朋友,請聽我唱一首歡迎歌》 給初學旋律樂器的小合奏歌曲集   頁數:39頁,平裝(29.7x21cm),定價:新台幣200元 大家都來加入我們的音樂吧, 不管你才剛開始學鋼琴、小提琴,或是笛子,打擊樂器,都一起來同樂! 體驗音樂是風格的第一步, 這裡包括了聲音高低、節奏、樂句、和聲等等的感覺與反應, 對於初學者來說,這些項目過於複雜,很難全部一次完成。 但如果因為技術不夠成熟而延後音樂的體驗,將是件多麼可惜的事情! 所以我們將這些元素分成單獨的項目, 讓學生仔細…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