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階、琶音教學,有沒有必要?


在初學鋼琴課程當中,我們可以初步給學生有關音階和琶音的觀念,
(例如:左手基本伴奏型和阿爾貝提低音)
但是在學生學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,
音階和琶音卻很容易變成教學和學習的一大瓶頸。
有些老師為了避免和學生課堂中的不愉快,
就直接省略了音階和琶音教學的部分。
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探討:
這樣是不是一個好方式?或者是說,為什麼需要音階、琶音等技術教學?不教,可以嗎?

現況一:
音階和琶音,是手指靈活度提升的必要練習過程,
目前是有一些簡單的手指練習教材可以暫時取代。

現況二:
音階和琶音的學習,需要加入融會貫通的理解力,和邏輯思考的運作,音階和琶音練不起來,表示上述兩項能力需要再開發。

現況三:
長篇大論的音階、琶音練習,讓學生很容易產生退縮的心態。
現況四:
學生想要演奏一首對他們來說很炫的樂曲?裡面絕對少不了音群和琶音的結構,不練音階琶音?糊成一團的音很難會有表現力。

所以即使不以技術為導向的教學,
在手指基本練習(例如哈農前半部NO.1~NO.31)幾首之後,
還是必須適時加入音階和琶音的基本練習。
即使不使用手指練習,音階和琶音的訓練也不能省略。

簡而言之,在脫離了初學的階段以後,
音階和琶音就會成為下一個階段需要挑戰的能力,
這是讓學生有興趣的教材,例如布拉姆教本,所不能取代的項目。